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闫春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收到这本写有自己名字的诗集时,王计兵还在街上送外卖。他的第一反应是,先把接下的单子送完,然后以赶单的速度,兴奋地飞奔到快递点……2023年2月21日,54岁外卖骑手王计兵拿到了自己的诗集《赶时间的人》,这是他人生中出版的第一本诗集。
王计兵是徐州人,目前在昆山工作。过去5年,在送外卖的间隙,他用诗歌记录下了眼前普通人的生活。
“每天我都能遇到/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去年7月,王计兵所写的这首《赶时间的人》在网上走红。网友把他称作“外卖诗人”,把他写下的诗称为“劳动者之歌”。随后,有出版社找来帮他免费出版诗集。
成为外卖员前,王计兵干过钳工、砌过土坯。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王计兵说,出版诗集是他很早以前就有的梦想,但是为了生计和生活,这个梦想一直被压在心底,“直到被大家发现了”。
此前报道
外卖骑手的诗,在网络上走红
“每天我都能遇到/一个个飞奔的外卖员/用双脚锤击大地/在这个人间不断地淬火。”
2022年7月20日,王计兵写下的这首不足百字的小诗被诗人陈朝华分享到微博,引来2000多万网友关注,十多万网友转发点赞。
身为热点当事人的王计兵却感到很意外。当时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还试图分析诗歌走红背后的原因,对记者说:“可能是我的故事感动了别人,但同时我也有点慌,担心自己的作品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害怕愧对大家。”
更加令他意外的事情还在后边,诗歌走红一周后,王计兵收到了6家出版社的“出书邀请”,说想把他创作的诗歌,整理成一本诗集。
在此之前,他其实早就有过出书的打算,可都因为难以承担出版费用而放弃,“这件事情反反复复考虑过,也找朋友打听过。但是每次听到价格,就打消了念头。”
19岁开始写作
创作出4000多首诗歌
新鲜出炉的诗集里,王计兵给自己写了一篇长长的自序,介绍自己和写作之间的故事。
他记得,创作的开端是在1988年,自己19岁。春节刚过,他跟着建筑队踏上了远赴沈阳打工的列车,成为那个建筑队里最年轻的农民工。建筑队里的农民工,大都是成家立业的中年人,他们相互之间聊家庭,谈儿女,王计兵根本插不进去话。从那时起,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也是从那时起,他突然产生了写作的念头,开始用写日记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感受。
写到今天,王计兵留下了4000多首诗歌以及一些小说、散文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他投到了报纸、杂志,还有一些作品没来得及面世,甚至都没有保存下来。
想在送外卖的奔波中
记录下普通人的生活轨迹
诗集封面的底部有一个45度角,由一根时针和一根秒针组成。王计兵说,他觉得封面很形象,像一把刀子,“特别像我们做外卖这一行,时间很快,好像有家人在分分秒秒地等着你,你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过去。”
“有时候不像是给别人送餐,倒像是和时间的较量。”刚开始兼职这项工作时,他设想的是接完一单再接一单,慢慢送,不着急。然而,实际的情况往往是,接的订单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一趟接了11个订单,“等餐的时候会变得非常焦躁,哪怕店家晚一分钟甚至晚几秒钟出餐,心都会揪着。”
不过在王计兵看来,写作的转折点,也是从送外卖开始的。“因为我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写作的视角好像有点狭窄,有时候会很羡慕那些文字表达能力强的人。”
因为送外卖,他看到了很多故事和匆匆路过的人,再把这些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变得特别简单。所有写作类型中,他最喜欢诗歌,“打个比方,它就像看烟花一样,你要把它瞬间诞生的美丽记录下来,就是这种感觉。”
2月21日,收到《赶时间的人》这本诗集后,家里人都非常开心,爱人问他:“如果书卖得好的话,咱是不是就可以不送外卖?”王计兵回答说:“我不知道,还没想到那一层。”
“我想如果因为创作,增加了收入来源,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目前还没想过要离开外卖行业。”很多人都说,这个行业辛苦,身为外卖员的他当然更清楚其中的辛酸,但是他对自己的定位依然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踏踏实实,照顾好家庭。
“我想用诗歌的方式,把我日常所想的、所遇到的真实情况写下来。作品多了,我希望它们之间能够串联成一个线路,能够记录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痕迹,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情。”王计兵告诉记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