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综合配电箱研发团队踊跃讨论试验方案(王燕拍摄)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任端毅)在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有这样一位90后,他是一个“部门领导”,是“高级工程师”,也是研究院的“技术专家”,更是公司有名的“科创博士”,他就是电力科学研究院生产技术支持中心副总经理王冕。这位“小年轻”的故事,始于2017年的春节。
解决难题崭露头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7年春节,国家能源局12398能源监管热线共接到15起来自贵州用电客户的投诉,数量居全国第一,在这15起客户投诉中,停电投诉占到11起,贵州织金地区最长停电时间甚至达到了20小时以上。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经过复杂的事故调查分析,发现故障原因是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并将解决任务交给了贵州电力科学研究院。刚博士毕业进入贵州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所工作的王冕也有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小目标”。
“既然问题出在配电变压器,那我们就要掌握全省配电变压器的现有情况。”王冕和同事火速出击,发现贵州电网大约有13万多台配电变压器分布在全省各地,其中只有很小比例的设备能够远程传输运行数据,而大部分设备都需要人工统计数据,而人工统计的速度很难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做到预判故障、及时响应。团队认识到,要更好更快解决电网到用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所研发的设备要做到不仅能够全面监控、预判故障,提前安排调试,更要降低成本,节约费用。
王冕和同事正在讨论分析在线监测数据(赵海翔拍摄)
然而,当时的王冕他们并没有现成的产品可以参考,团队成员就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加班加点查看资料、翻阅文献,从画CAD设计箱体开始,逐步开展产品的部件融合工作。王冕辗转深圳、广州、浙江、西安、武汉、湖南多地,对当地厂家进行考察学习。
同年6月,王冕和团队的智能综合配电箱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随后还被广泛运用到全省的各个地区,列入了贵州电网公司重点推广科技成果目录。2018年的春节,全省未发生一起配电烧损事故,12398的客户投诉量从去年的15降到0,三相不平衡治理成效显著。
近几年,贵州电网公司的智能型综合配电箱不断迭代更新,形成集成式、模块式、分布式三代产品,有效解决了配变三相不平衡和不平衡重过载的问题,2017-2020年在全省范围内合计应用639台,初步估计正常运行一年大约可以节省436万度电,综合成本降低约50.7%,可节约投资成本约为1616.67万元,应用前景广阔。
守护电网心中有“数”
2021年,随着生产指挥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王冕担任贵州电网生产技术支持中心担任副总经理,承接了贵州电网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建设任务,全过程开展防冰管理、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票审查、配网故障停电管理等18项生产指挥中心业务运转工作,全程参与省地县三级生产指挥中心“12345”实体化运转体系策划,规划并建成16个生产指挥业务场景,发布业务指引22项,有力支撑了公司生产组织模式优化及数字化转型工作。
“在覆冰监测方面,依托覆冰监测系统、覆冰预警和人工收集地融除冰信息,我们将安装有摄像机、拉力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等的覆冰监测安装在输电线路上,相当于给电网安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实时、清晰地了解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在王冕团队的努力下,贵州电网实现了对冰雪凝冻灾害应急处置全过程的透明化、可视化监测,以及灾害过程的分析评价,就像一双双看不见的手,24小时不间断地为设备运维、电网调度、物资调拨、客户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撑。
王冕在生产指挥中心大屏前(赵海翔拍摄)
2022年春节期间,贵州电网公司生产指挥中心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利用覆冰预测、覆冰监测、配网停电信息等信息化系统和场景,实时监测灾情分布情况和严重程度,王冕和团队成员在春节假期7×24小时坚守在值班岗位上,为公司成功应对此次极端寒潮天气提供了实时的决策依据,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再上新台阶。
在贵州电网公司工作的五年间,王冕已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软著3项,入选2020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荣获贵州电网公司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贵州电网公司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他还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赛优胜奖、2018年金桥奖二等奖、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二等奖、2019年南方电网公司成果推广三等奖、2021年贵州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作为技术骨干承担课题20余项,其中包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2项、南方电网公司重点项目6项、贵州电网公司重点项目13项,成为贵州电网技术“守护人”,守护着贵州的万家灯火。
标签: